工商融資,央行加息房地產將成替罪羊
來源:
信貸
發佈時間:
2010/5/14 上午 11:46:05
返回
打印
工商融資,國家統計局11日發布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2.8%,創出18個月的新高,面對通脹壓力,國內經濟學家及機構經濟研究者大多數專家希望央行近期能夠出台加息政策,以平抑物價上漲。
工商融資
國家統計局11日發布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2.8%,創出18個月的新高,面對通脹壓力,國內經濟學家及機構經濟研究者大多數專家希望央行近期能夠出台加息政策,以平抑物價上漲。但面對國內4月份PPI大幅上揚,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的快速增加,如果上調貸款利率,將增加企業的融資成本,對企業經營的進一步好轉會造成打擊;而另一方面,面對國際經濟壓力受世界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美元)的影響、以及歐洲近期某些國家債務危機的蔓延,經濟危機“二次探底”成為大家主要擔心點。面對國內國際壓力,央行何時加息又成為未知。
那麼房地產行業在本輪加息預期中又將扮演怎樣的角色?央行對房地產行業的信貸政策又對加息預期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新國十條”針對房地產企業開發貸問題,明確規定“商業銀行要加強對房地產企業開發貸款的貸前審查和貸後管理。對存在土地閒置及炒地行為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商業銀行不得發放新開發項目貸款,證監部門暫停批准其上市、再融資和重大資產重組。”在新政出台還沒有一個月時間,房地產開發企業甚至還沒研究出新政應對策略之際,央行5月10日又明確表態,要“將金融槓桿率保持在一個合理審慎水平”,什麼是“合理審慎水平”?說白了就是銀行要嚴控風險,嚴格控制銀行貸款流向,特別是在風口浪尖的房地產行業,無論你是個人購房貸款,還是開發企業公司各種名目貸款,只要商業銀行聽到是與“房地產”相關,其貸款政策就會一律從緊。事實證明北京某些國有商業銀行已停止了對房地產企業提供開發貸。即便是目前尚未表示停止開發貸的銀行,其對開發貸的審判手續也嚴格了很多。
大家都知道房地產行業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的行業,央行通過嚴格控製商業銀行對房地產開發企業提供開發貸,收緊“銀根”這一方法控制了市場貨幣流通量。
根據2009年上市公司年報顯示,已發布年報的12家上市銀行累計貸款總額高達21.77萬億元,其中,涉房貸款總額達5.28萬億元,包括兩個部分:對房地產行業的公司貸款(土地儲備貸款和土地開發貸)為1.66萬億元,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為3.62萬億元。 2009年,12家上市銀行房貸佔銀行貸款總額的24.27%。這意味著銀行貸款收入的1/4基本上來自房地產行業及房地產市場。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商業銀行總共向房地產企業提供貸款總額達10萬億之多,其中約有6成左右是住房按揭貸款,另4成是地產商的開發貸。
前不久(4月20日),央行發布的《2010年一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主要金融機構及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和城市信用社,房地產人民幣貸款新增8457億元,佔各項貸款新增額的34.4%。其中,房地產開發貸款新增3207億元,季末餘額同比增長31.1%,比上年末上升0.5個百分點;個人購房貸款新增5227億元,季末餘額同比增長53.4%,比上年末上升10.3個百分點。
如果讀者對央行或上市地產公司的年報提供的房地產行業在商業銀行的數據表示懷疑的話,那麼在當下地產行業嚴控期內,上述數據只能是會有縮水的可能,所以,商業銀行每年向房地產企業提供的開發貸和土地儲備貸可能遠不止是4萬億這一數字。
通過上述數據分析,剔除央行嚴防土地儲備貸和土地開發貸助推地王因素外,央行通過控制對購房貸款、土地儲備貸款和土地開發貸款額度來控制市場貨幣流通量,以達到抑制通脹進一步擴大的目的。
央行慎加息,房地產行業成“替罪羊”。